上周文憑試歷史科一條談及中日關係的試題弄得滿成風雨,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今晚(17日)發表《局中人語》,指一些牽涉大是大非的題目,例如侵略、屠殺、種族清洗等,完全不應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討論其正面價值,也不可能有國家會放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其利弊,教育局要求取消有關題目,目的為保障考生的利益,絕非以政治來干預考試,
康陳翠華指,今屆歷史科文憑試有題目考問學生是否同意在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帶來「利多於弊」。眾所周知,日本於該45年間多次發動對華侵略,造成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喪生。有人嘗試合理化此命題,硬說此是開放題題型,是完全失焦的詭辯,實際課程和正常教學也不會與中學生探討日本侵略為國家帶來的「利」。
她又指,公開試的試題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日本帶來的「利」與侵略帶來的傷害相衡量,不但與課程宗旨不符,更會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包括仍然在世的抗日老兵和義士的感情和尊嚴,亦不符中小學歷史教育之義。
她並謂,有關試題距離可接受的考核題目水平甚遠,未能有效全面客觀評估考生的成績,教育局要求取消有關題目,目的為保障考生的利益,她又強烈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或職位的教育人士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