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香港 36 年的 UA 院線一夜倒閉,令大眾為之震驚,然而 UA 之死並不意外。尤其對局內人而言,更是有另一番見解。
無錯,由猶太商人紀愛華先生(Ira Kaye)創立的 UA 院線,由 1985 年在沙田新城市廣場開設 UA6 Multiplex 戲院開始,一直領導戲院潮流——大幅度提升戲院的環境及衛生質素,改良戲院舒適程度,帶來像美國般的一院多廳的迷你戲院營運模式,以至 VIP 放映廳、院內酒吧甚至獨家引入 IMAX 商業影廳,致力創造電影院獨有的價值。而 UA 的高質素服務及對應大眾口味排片,亦令院線逐步成長。同時,戲院的成功亦帶動電影發行及院內廣告業務,氣勢一時無兩。
UA 院線的最高峰時期,大概在 2007 年至 2012 年間。當時曾同時營運 14 間戲院,包括 2 間獨家的 IMAX 影廳,以及全港收入最高的朗豪坊戲院;2010 年《阿凡達》(Avatar)3D 版破盡當時香港票房記錄,UA 院線的收入榮登冠軍,達 3,000 多萬。UA 之成功,絕對要歸功當時的管理層,因為決策者由戲院經理一直升職成總經理,對戲院的每個細節瞭如指掌,自不然能找出最適切的營運方法。
10 年前,去 UA 睇戲是一件事。UA 比起百老匯(Palace IFC 除外)或 MCL 明顯高一檔次,亦代表更優質的視聽娛樂享受。但不幸地,高峰期過後,UA 院線就緩緩進入收縮期。因天價租金,無奈要放棄朗豪坊轉戰新世紀廣場(即今天的 MOKO);時代廣場地面被 LV 租下,被逼趕上 13 樓;接連失去金鐘與太古城後,沙田又因地積問題被逼放手,兼且損失天價投入成本。最要命的,是因管理問題失去 IMAX 專利令百老匯突圍而出,IMAX 從此不再「獨家村」。同時,UA 改革會員制,優惠更少條款更辣,得罪大批觀眾。此外,發行業務上自《告白》和《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後已沒有大突破,甚至陷入「買一部蝕一部」的困境。
但這時候,UA 還是勉強過得去,因為品牌及服務質素還撐得住。真正急轉直下,是 2020 年。首先 K11 Art House 絕對是致命主因,雖說周末人流強勁,但在周一至周五,即使不受疫情及各種社會因素影響,K11 Musea 的人流相對地低,令戲院無法「維皮」,要每個月交 200 多萬租金,還要抵住 12 個院的天價裝修及器材折舊,怎不會教人叫苦連天?然後,戲院因政府的限聚令關門百多天,期間只能白交租,零收入下 UA 要繳交千多萬租金,這又合理嗎?想問搞那個商場的太子爺,在你做門面功夫搞文化、關懷社會時,你有幾可關心過租客的需要呢?K11 Art House 開幕以來波折重重,最終難逃結業命運,最後由 MCL 接手。
再說,UA 近年的管理的確有問題。先前提及的經理離開後,新的管理層接手,因市場競爭唯有用天價競投商場戲院合約,包括連死兩次的淘大戲院。在最近一兩年,管理層人腳又轉,今次的舵手是 M&A 出身,考慮的已不單是觀眾感受,而是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結果在去年,UA 就有一些令人匪疑所思的行動,例如去年第一次重開戲院,販賣鑽盡空子,只能在星期一至五下午使用的「套票」;同時,戲院會員制度管治江河日下,無人接聽電話,懶理觀眾投訴,在對手(尤其是英皇戲院)不停進步的時候,UA 根本來不及反應,連守業都開始守不住。最後的事不說了,因為「白交租」又不裁員,UA 耗盡現金流,戲院無法妥善處理會員制度被批評,最後更欠下一屁股債,即使守到戲院第三次重開,但已返魂乏術,只得關門大吉。
UA 之死,70% 受地產霸權及瘟疫政治影響,30% 是因管理的慢性劣化所引致。而因市場的疲弱,加上在未來一兩年受疫情停工影響而出現的電影供片荒,以及觀眾收看內容及生活習慣的徹底改變,戲院行業將持續在低谷徘迴。當然,實力雄厚的競爭者可笑到最後,但像當年 UA 一樣別具眼光和視野的創新者,恐怕將再不復見。